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川剧、花灯、刺绣、酱油酿造技术、酒酿技艺、蜡染技艺……越来越多“非遗+”创新呈现,推动非遗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如何依托非遗特色品牌,做新做优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行(以下简称“中行四川省分行”)给出了答案。该行积极探索“非遗+普惠金融”融资新模式,将倾斜信贷资源体现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以“金融活水”助力特色文化传承。
金融创新:“黄酒酿造技艺”焕发新活力
由于资金匮乏等原因,部分非遗项目停滞不前。中行四川省分行主动作为,将非遗项目帮扶分解到普惠金融产品结构设计上,有的放矢破解融资难题。
仪陇银明黄酒的酿造工艺传承已久,凭借独特的传统古法酿酒工艺,以及特殊的土壤、气候、水质环境,银明黄酒成为当地居民宴亲访友的佳品,入选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四川省仪陇银明黄酒有限责任公司创办近30年,具有年产3万吨黄酒的生产能力,拥有多项专利及商标。随着汉巴南铁路的开通,前往仪陇的游客明显增多,本可借机扩大知名度、提高销量,但这个传统酿酒企业却遇到了生产瓶颈:产品生产工期长、企业周转资金少的现状与订单频繁、市场需求较旺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中行四川省分行所属南充分行立即部署,结合企业经营状况投放了100万元“特产贷”。“特产贷”是中行四川省分行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等创新开发的贷款产品。目前,在中国银行普惠金融贷款支持下,四川省仪陇银明黄酒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并推出各类创新产品,受到消费者喜爱。
金融护航:“跷脚牛肉”更好满足消费需求
“跷脚牛肉在乐山,全国人民都喜欢。”乐山餐饮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乐山苏稽古镇美食众多,是知名美食“跷脚牛肉”的发源地,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和发展,“跷脚牛肉”成为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某跷脚牛肉馆在当地经营数十年,被列为非遗传承美食。作为行业标杆,这家跷脚牛肉馆不仅保留了跷脚牛肉的传统风味,而且创新推出新的口味和菜品,吸引游客驻足。近期,该牛肉馆需大量资金,用于采购肉类、调料等原料,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中行乐山分行对此予以支持,助力非遗传承,通过开展产业链剖析及金融方案研究,为其提供普惠贷款220万元,通过精准授信全力赋能传统名菜“出圈”,在周边名小吃商圈形成良好口碑。“多亏这笔贷款,公司现在扩大规模的资金有了,销量会更好,生意也会更红火。”该牛肉馆负责人说。
金融助力:“一元一串的钵钵鸡”火爆出圈
在中行四川省分行的支持下,非遗保护和旅游发展互促共赢,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乐山城区某公司在当地经营钵钵鸡多年,为当地非遗传承美食,注册的鸡肉品牌家喻户晓。一个偶然的机会,公司负责人找到中行四川省分行寻求帮助,表达了公司的发展愿景:计划以钵钵鸡为核心,延伸更多小吃,种类涉及更多、特色品牌更广,资金周转要求“短、频、快”。中行四川省分行经过调查认定,短时间为其提供信用贷款50万元,通过金融赋能让“一元一串的钵钵鸡”火爆出圈,如今,公司全面经营钵钵鸡、豆腐脑、冷饮、临江鳝丝等餐饮小吃,收入超千万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为各类群体提供快捷、高效的融资服务,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下一步,中行四川省分行将结合区域实际,以“非遗+普惠金融”为突破口,紧盯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坚持“供应链+场景”,大力实施“一链一策”,全覆盖中华老字号、地理标志产品、“名优特新”等领域,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