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老牌消费金融机构股权变动再现新动态。8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搜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注意到,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消费金融”)股东Home Credit N.V.(捷信集团)重新登金融研究记了一笔股权出质信息,股权出质登记日期为2024年7月24日,质权人为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银行”),出质数额为23.1亿元。
23.1亿元股权再次质押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这并非捷信集团首金融研究次将股权质押给天津银行。半年前(1月25日),捷信消费金融23.1亿元的股权被质押给天津银行,更早一点,捷信集团还将其持有的46.9亿元捷信消费金融股权质押给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而两次质押完金融研究成后,捷信消费金融合计被质押的股权数额达到70亿元,与该公司注册资本一致,被质押的股权比例达到100%。
需要注意的是,股权质押是金融领域常用的股权转让方式之一,此前已有不少从业机构通过这一方式完成了股金融研究权变更。在消费金融机构的质押债权中,主要是以主营业务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品,以作贷款担保。捷信集团作为出质人,将捷信消费金融所有股权出质给质权人,后续一旦债务清偿到期且公司无法偿还债务,质权人便可以通过金融研究处置其股权获得债务清偿。因此,随着早前股权质押的完成,市场对捷信消费金融股权变动更是议论不断。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在持牌金融领域,股权出质往往被视作存在牌照转让的先兆。捷信消费金融连续的股权金融研究出质,也反映出公司在持续经营方面仍存在较强资金需求,后续牌照或将易主。
“从股权质押的动作来看,捷信消费金融可能仍需要通过向银行借钱来维持运营,100%质押也从侧面表明该公司一直未能找到很好的、恢复原有金融研究业务增量的办法,并且面临较大的债务清偿压力。”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
“易主”门槛提高
近两年来,捷信消费金融拟卖掉所持有的消费金融牌照伊始传得沸沸扬扬,但买家始终未能确定。而捷信消费金融金融研究自身在连续的业绩下滑之后,也陷入到大规模裁员、实际业务停摆等风波之中。
自2023年三季度以来,捷信消费金融陆续出现了大规模的不良资产转让,涉及个贷不良资产包规模达到260亿元。就在8月1日,地方AMC金融研究机构江西瑞京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瑞京”)发布公告指出,公司已于6月3日与捷信消费金融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后续将由江西瑞京负责相关债权转让暨债务催收工作。而江西瑞京正是此前捷信消费金融金融研究进行不良资产转让线下招标时,市场猜测的中标方。
对于本次股权再次质押的主要原因、牌照转让事宜的最新进展以及公司当前的实际经营状况,北京商报记者向捷信消费金融方面进行采访,该公司仅表示:公司对此不予置评。金融研究
另一方面,2024年3月,《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发布,消费金融行业发展面临新要求,其中也涉及到消费金融股东变更以及资质等方面。苏筱芮直言,立足于消费金融监管新规,结合当下“退金令”的监管风向,持金融研究牌消费金融的新股东资质必然趋严,一是依照新规,作为主要出资人持股比例需大于50%,二是自身需要在金融领域拥有深厚的资源积累优势。
“考虑到消费金融股权的变更历史,在各类市场主体中,商业银行‘接盘’捷信消金融研究费金融的可能性更大。而股权变更之后,新股东也需要面临重整存量业务、衔接母子业务的考验。”苏筱芮分析称。
王蓬博则强调,消费金融新规对于从业机构出资人的资产、营业收入等标准有明显提高,还设置了最低持股比金融研究例要求、强化主要出资人的股东责任,捷信消费金融可能更不容易找到新的出资人。而新股东最好具备零售业务经验并熟悉消费金融市场,这样才有可能让牌照运营尽快步入正轨。
北京商报记者 廖蒙